2016年生死劫難的p2p走向何方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這句話來形容互聯網產品的短生命周期是最恰當不過的了。從博客到微博,再到微信,社交產品如此,金融產品也不例外。從因為余額寶出世的2013年而被命名為“互聯網金融元年”,不到三年的時間里互聯網金融出現了兩個最為耀眼的明星產品,余額理財和網絡借貸(p2p),從本質上都尚達不到產品級的創新,但是在特定的場景里,金融抑制造成的稀缺給了他們空間。但是到2015年下半年,余額理財早已是明日黃花,保有規模各大平臺諱莫如深,而網絡借貸更是船破又遇頂頭風,不是悲喜之際,而是存亡之間。
2015年對網貸行業極不平凡,一方面互聯網金融被列入"十三五"規劃、高層多次發言表示支持互聯網金融,7月份十部委聯合發文支持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另一方面《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落地,隨后明確注冊備案制下放地方政府后,2016年元旦伊始,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立刻暫停了包括“投資”“金融服務”“互聯網金融”的字眼的企業名注冊核準,宜人貸成功上市,而股價卻一跌再跌。
從行業增速來看,2015年仍是網絡借貸高速發展的一年。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12月底,網貸平臺可能超過4000家,2015年全年新增問題平臺達到896家,是2014年的3倍。而2015年12月實現了意味深長的交叉,當月新增問題平臺數量超過新上線平臺,死亡率超過了新生率。而隨著e租寶的高管們以新的身份再次登陸央視現身說“法”之際,p2p已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雖有“經濟學家”為e租寶站臺而遭人肉或圍攻,監管者和平臺參與方好像達成一致,p2p洗牌在即,要么轉型,要么死亡,只會剩下幾十家,如此泛泛之定性,既無周密之推理,也無技術之分析,即便事后成真,也不過是正確的廢話。既言轉型已處存亡之秋,可是向哪里轉,怎么轉,是否轉的了?
從十年前拍拍貸上線以來,網絡借貸的中國市場尤其在過去兩年在“互聯網+”的催動下,其發育之多樣化和復雜性是海外市場之未見的。對于提升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補位傳統金融所忽略市場和客戶有其價值和積極意義。2015年年底的暫行管理辦法的監管精神還是本著底線監管的原則,明確提出“十二禁”: 禁止自融、禁止平臺歸集用戶資金、禁止提供擔保、禁止對項目進行期限拆分、禁止向非實名制用戶宣傳或推介融資項目、禁止發放貸款、禁止發售理財產、券商資管、基金、保險或者信托產品、禁止為投資股票市場的融資、禁止從事股權和實物眾籌。
帶著十二道金牌箍咒的網絡借貸行業不再是無法無天的齊天大圣,而取經修佛之路更是艱難險阻。
首先,監管機構不允許平臺對借貸項目進行拆標,必須一一對應。這意味著平臺不得進行期限錯配,更不能做資金池。從2015年平均借款期限走勢看,基本處于穩定狀態介于6.5個月到7個月之間,但是借款期限在1-3月區間的平臺數量最多。這說明其實大部分平臺存在期限錯配。再次,監管機構嚴禁P2P網貸發售銀行理財、券商資管、基金、保險或信托產品,禁止與其他機構投資、代理銷售、推介、經紀等業務進行任何形式的混合、捆綁、代理。
若上述兩條尚有業務轉型之機會,而最具有殺傷力之處,卻是P2P網貸必須引入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資金存管機構。包括民生銀行,浙商銀行,南粵銀行等17家銀行涉足P2P資金存管業務,除去風險備付金放在銀行這種“假存管”外,利用銀行的電子賬戶體系實現客戶資金的“真存管”,也只是實現了客戶虛擬賬戶的資金安全,也無責任和能力去保證投資項目的安全回款。目前多數平臺與銀行多處于項目或系統對接階段,據筆者估計真實上線資金存管的平臺可能在20家以內,甚至更少,不足市場總量1%。即使有18個月的過渡期,系統對接的人才和資源的投入成本的隱形門檻,也會把大多數的平臺拒之門外。
帶上箍咒的猴子尚有取經修佛之路,而箍咒只會讓妖怪現出原形。靴子落地之后的虛標和自融的平臺出路全無,而公安部門以e租寶為案例實施的投資人索賠登記平臺或許即為準備措施,對于此類平臺的清理,考驗著社會和普通大眾的敏感神經,但是及早拆彈,方為上上之策。
從資產類型來看,擁有大量的企業借款標和融資租賃收益權轉讓標的平臺,比小額分散的個人借款標的平臺將面臨更大的轉型壓力與考驗。畢竟對于企業融資的風險控制質量和能力,網絡借貸平臺相對傳統金融機構尚有較大差距,而安全的收益權轉讓標實際上無法支撐線上投資人的高收益率要求,長期的平臺營銷補貼無異于引鴆止渴,除非有強大的品牌信任背書,如陸金所,可以防止價格倒掛。
即使對于小額分散的個人借款標的平臺,其風險控制能力是否能夠支撐住經濟下行周期的考驗尚待觀察,而且由于資產端期限的需求和線上投資人短期資金供給的不一致,平臺多有期限錯配和資產池的潛規則。如宜信,你我貸等大多擁有的龐大線下的個人借款標的的資產自建隊伍,其轉型方向,多數將資產端和資金端業務進行分拆,資金端業務是原有的線上資金籌集平臺,而資產端業務則轉型為“信貸工廠”化的助貸公司,專注于信貸工廠化的助貸業務的深圳大數金融公司其資金來源主要是傳統銀行金融機構,得到了風投和業內認可,成為很多平臺轉型的學習對象。平臺對于期限相對較短的借款標的由線上平臺完成募集,而期限相對較長的借款標的則轉送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提供資金。業務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其風險控制的技術,擁有較高的技術門檻,對于沒有實證數據支撐的新平臺恐怕也很難獲得傳統銀行的認可,所以能走上這條轉型道路的平臺恐怕也是屈指可數。
對于側重于從事資金籌集業務的平臺,典型如有利網,則將精力放置于平臺流量導入,客戶體驗以及對提供資產的合作機構的篩選上,但是高額和低效的流量導入成本會成為吞噬自己的黑洞。但是信息分割和金融的風險滯后性,又會給予較多的垂直型或區域型小型平臺生存空間,其模式更像是傳統民間借貸的線上化,利用熟人借貸的軟壓力,規避陌生人借貸的道德風險,其遠景或許可能是單網點(或者虛擬)的社區銀行,盡量小的營銷成本和運營成本,籌集附近社區或熟人資金,對于附近社區或熟人進行借款或者交付給專業的資產建置的合作機構。猶如冰河紀下,倒下的是恐龍,活著的是甲蟲。
無論哪條轉型之路,2016年將會是網貸行業大分化的一年,活下去或許是眾多平臺的目標。